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门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年 | 工学 |
软件工程 | 4年 | 工学 |
网络工程 | 4年 | 工学 |
物联网工程 | 4年 | 工学 |
信息安全 | 4年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4年 | 工学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4年 | 工学 |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 4年 | 工学 |
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 | 4年 | 工学 |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软件工程 | 4年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87年,是国内较早创办的计算机专业之一。2008年,建成江苏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2014年、2018年,连续三期获得“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资助;2012年,建成中国气象局特色专业,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等级;2017年5月,该专业所在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2019年入选省级和国家级“一流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8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3人,外籍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8人,国家杰青1人,省级人才8人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研平台7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本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具有气象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气象行业信息化建设,面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创新精神、 自立意识、追求卓越、诚实守信、富有责任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皇马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软件工程专业创建于2004年,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目前是中国气象局与皇马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局校共建特色专业、江苏省首批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试点专业,入选了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计划,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专业,并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已逐步形成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4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软件工程”为中国气象局优秀教学团队。10余名教师获得校“教学名师”称号和“优秀教学质量奖”等荣誉。本专业经快速发展,已形成云计算和云安全、智能计算、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气象信息处理等研究特色。
本专业办学目标定位是面向国家软件产业和社会需求,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的气象特色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国际化、工程化、气象信息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从2005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专任教师15人,拥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拥有网络与嵌入式开发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已建设成为中国气象局与皇马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局校共建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驱动,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基础,具有网络技术领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并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坚持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首要目标,强调专业核心素养培养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关注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重点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得毕业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从事与计算机、互联网及其他通信网相关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为2010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皇马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是首批获准招生的全国33所高校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具有计算机学科背景的、面向信息行业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毕业生不但可以面向全社会就业,而且适合于从事全国气象行业中传感器网络、气象数据分析与处理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已形成了一支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为骨干,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岗教师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1人,欧盟“玛丽•居里”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1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得者2人。本专业是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类专业,2015年本科学士学位授权审核“优秀”专业。本专业结合我校重点建设的“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和“物联网技术与装备”两个江苏省优势学科平台,在气象物联网、传感网信息安全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办学目标定位是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的气象特色的物联网工程专业,面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气象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工程型、精英型、国际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及与之相关学科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专业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17年。2018年,新增“信息安全”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外籍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9人,省人才7人次。近3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优秀青年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项。建有“江苏省网络监控工程中心”、“江苏省数字取证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平台,以及“教育部数字取证研究工程中心”一个部级平台。本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了20余位海外非全时教授,创建“中美计算机研究中心”,创办了人工智能与安全国际会议(ICAIS),现已主办5届,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